[ G9 Z- [0 X% A7 U1 T6 B7 z0 O4 ]# S. x: F# l
例谈公文标题拟写“五要” ' Y$ a# x' ^% [* @8 W/ o( c
$ S' n3 |( w' e8 A6 B' f3 U" r( @
——以城管类公文为例 2 x7 Q! O$ c3 s) n5 {$ e9 N
$ I7 K" {5 J2 d! W8 n4 E8 R, p 房立洲
9 E& t: K6 l% m: m4 m; U `! M3 S# z& U: Q4 v3 s
标题者,文之机杼也。一篇公文的各级标题,正如房屋的窗牖和梁柱,支起了整个构架。好的公文标题,不仅使文章的内容串珠成链,环环相扣,也使文章气韵贯通,纲举目张,赋零散的原初材料以生命。因此,精心构思好公文的各级标题,往往使公文拟写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0 k& R, M( W: ^* U0 H
5 l. n% S9 \. _一、语言要惹眼。公文的标题不一定要追新逐异,极尽辞藻堆砌之能事,但一定得字敲句打,精雕细磨,正如房屋的梁构椽柱一样亮堂、簇新、疏朗,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如果连标题尚且都平淡无奇,索然无味,注定公文的拟写最终是要失败的。而标题惹眼之要,一在新,二在巧,三在高,四在美,五在简。笔者曾看到过某单位半年度工作会议简报的主标题为“弹好上阕,唱响全篇”,就引来一片叫好之声。寥寥八字,既用中国古词的结构譬喻,显示了严密的逻辑关联,出语新颖,又揭示了主要内容,点明了报告主题,颇耐玩味和借鉴。
+ b; h" [3 S3 X% k7 c
6 ?4 X9 h: u. h1 ?二、结构要新巧。文章的结构,既体现了通篇的逻辑严密性,又显示了整体的美感。好的结构,能体现作者挥斤运斧的高潮驾驭力,反映作者缜密的构思,也使语言的“砖石”各归其位,各臻其妙。而这样的结构,归根结底要通过各级标题的“支撑”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结构“新巧”,要求我们独出机杼,着力在逻辑梳理上下功夫,在内容措置上做文章,在框架设计上有高招。且看一下属单位人员撰写的在全市城管系统年度创满意单位动员大会上的发言稿。文章用大标题《紧扣一个全局 做好三份答卷》总领全文,下含三个二级标题,即:答好“目标任务卷”,确保不失责任分;答好“社情民意卷”,努力增加基础分;答好“特色创新卷”,赢取创满附加分。即使不熟悉该单位工作的人,看了上述标题,对文章的结构和要表现的内容也会了然于胸,一下就知其大概。 4 o$ X' ?: A# x
, [" v f$ U \% c
三、概括要精准。“删繁就简千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一篇公文以至公文每个标题下辖的内容可能有很多,但不可能事无巨细,纤毫毕现,一一尽归之于标题。标题的高度概括性,要求语言一要精。作者要对累积于脑海中的“原料”狠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功夫,“淘尽黄沙是到金”,力求在“尺幅之内,展现万千气象”。二要准,能准确概括所统摄内容的标题,最能体现写作者的文字功力。功力的深与浅、厚与薄,就看作者能否用尽可能少的语言“囊括”尽可能多的内容,使题与文严丝合缝,言必有中。如一次外市领导考察杭州数字城管工作,该单位同志撰写了题为《搭建一个平台 建立四项机制》的汇报文章,文章包含五大部分:建设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市数字城管统一平台,建立信息采集市场化机制,平急转换机制,目标考核机制和为民服务机制。可见,文章的两级标题起到了以一当十、以少总多的效果,高度概括了数字城管的特点,令人历久难忘。
9 S" K R# c! T6 I, ]3 `
; ?4 \8 E5 G1 [6 \* M" `四、立意要高远。$ n3 H9 R9 A$ d( ?8 f" s
7 f7 ^$ C2 S5 ^/ o" z o8 f总之,公文的标题是公文撰写的关键和命门,过了这一关,我们就一定能写出为领导和同行所认可的、高质量的公文来。
. `" P3 G% r7 J" Q3 y1 [6 u3 C& R9 H+ a: a3 l: b
0 G# U3 V, y6 |) j7 n8 F; C2 e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