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领导讲话艺术,是指领导者如何更好地借助语言这一工具,实施有效领导的一门艺术。领导讲话水平高低直接影响领导形象和领导作用的发挥,基层领导要想树立成功形象,提高领导水平,增强领导能力和领导魅力,必须努力提高讲话水平和艺术。一个领导者具有的高超讲话水平和艺术境界,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通过领导者勤奋学习和艰辛实践,才能达到的。同时,必须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得以保持。
5 [1 i1 J* r1 z$ S! V3 i3 k6 ?
5 @+ ^3 X# w$ X6 n, Y* V5 d 一、言之有序,主题凝练
8 f, e; ~( M Y( O: H+ T" u& L8 K; q) q. S, K( _/ s5 \ E6 X
领导讲话要言之有序,只有言之有序,才会使听众更清楚更明白。这首先就需要领导者在讲话过程中,注意讲话内容的前后顺序。一是一,二是二,避免逻辑混乱,切忌出现“第一点首先”、“第一条首先”之类的话。要做到这一点,应特别注意提炼主题,即讲话的主题、讲话的思想,要经过深入思考,形成明确的观点,搞清楚内在联系。 很多领导者都有这方面的体会,一个问题思考得深透,琢磨得到位,话讲出来的效果就比较理想。反之,一个问题考虑得仓促,没有想透,就很难把它讲清楚。没有想清楚,却要把它讲清楚,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同雾天照相不易照出清晰的照片是一样的道理。/ b+ y' i; H' I) `
! n, \ H' ^: g% p3 W5 Z
那么,主题的凝练应从哪里入手?也就是说,讲话条理清楚和讲话理想效果来自哪里?来自生活。这就是说,你得真正了解不同听众所干、所思、所想、所需,有针对性地理清你讲话的思路。这叫什么?这就叫讲话艺术。毛泽东既能面对党内高级干部讲,讲得让他们折服;更能面对所谓的大理论家讲,讲得让他们心服;还能面对普通老百姓讲,讲得让他们信服。为什么能讲得这样地到位?究其原因就在于对听众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建国后,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村考察时的讲话,引起了轰动效应。通篇讲话主题凝练,明确要求老乡们办好三件事:“第一件,往后嫁女不许再要钱;第二件,马上办夜校,叫大家都能学文化,不当‘睁眼瞎’;第三件,当爹娘的以后不要再打伢了。”他的这番讲话,引起了长时间的雷鸣般的掌声,不论是老汉、小伙子,还是稚气未脱的孩子们,都高兴得无以言表,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毛主席就是懂得咱们老百姓的苦楚,真说到咱们的心坎里了。”7 l1 q+ b) Q& [# |' M. X3 H
, t2 Z0 e; D9 C; J/ N$ M
二、言之有物,简洁精练2 K; P1 x* ~% j0 ^9 L
5 y* G# |- g+ p5 V 简洁,意思是说,领导讲话要干净利索,遣词造句准确精练。削繁去冗留清瘦。英国人波普说:“话犹如树叶,在树叶太茂盛的地方,很难见到智慧的果实。”善于讲短话是领导能力和水平的体现。列宁提倡讲短话,主张讲话要挤掉水分,“愈简短愈好”。美国原总统林肯,就有一个“嗜好”,他经常花几个小时去思考一件事情,当他想清楚之后,还要把思索出的三句话中,捡一句最好的说出来。领导讲话简洁,无论是长话短说,还是直来直去,都必须言之有物。因为讲短话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要管用,要让听众听进去,受到启发和教益。领导干部要善于讲短话,更要善于讲有用的短话。如果讲话不切实际,满篇套话、空话,即使讲话时间不长,也是对听众的不负责任。
; g2 m9 w+ a, O. n* N1 o! s( v. q) ]7 w/ b# _& E L C
领导讲话要达到言之有物,简洁精练的艺术境界,必须做到“真”、“实”。一是讲话要求真,即要体现出对真理追求的坚定性。邓小平同志讲话非常简洁,非常干练。比如他的“实践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展是硬道理”、“一国两制”等话语,都非常简练,铿锵有力,而且管用。这些讲话,不仅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二是讲话要务实,即用发自内心的简洁的大实话,去吸引、打动和感染听众。譬如诸城外贸集团董事长王金友同志在2001年领着全国党建工作会议的领导专家们到他的企业参观时,充满感情地汇报说:“咱共产党执政执了50年,我这个企业也发展大发了,全国各地设立了许多点,每个地方我都派去了优秀共产党员负责。为什么呀?就是因为咱是共产党人,咱不能丢任何一块阵地。这些阵地,是咱们的阵地,咱不占领谁占领。”这充分体现了一个企业家对企业党建的重视,也正是这样一番朴实无华简短的大实话,深深打动了每一位拜访者。再如前不久,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来访,讲到“台独”的错误时说,他们错就错在,忘了本,抛了根,根本错误。这些话之所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因为这话是实话、是真话。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真正的艺术永远是十分朴素的、明白如话的、几乎可以用手触摸到似的。”我想,如果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讲话简洁、明白到这种程度,那才真正称得上是艺术。* }+ o4 A, Y9 M. }
$ Q# b! s" i8 S. [
三、言之有文,富有魅力# h. L8 V7 w Q* z+ D7 T
7 g1 r- U p/ b. B" d9 U) N
孔子曰:“言而无文,其行不远。”说话没有文采,流传不会久远。有文采、生动形象的话,能够生动地再现生活,容易 引起听众的遐想和富有哲理的启迪。孔子的话流传千古,中外有识之士,都将它奉为经典,除了因他的讲话内涵博大精深之外,其文采灿烂、文雅悦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诸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四海之内,皆兄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等,这些佳句和成语,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库。毛泽东的讲话极富文采,每次演讲都会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如1938年,毛泽东在谈到我党统战工作时曾借用孟子的那句“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精确地表达了统一战线中,我党实行让步政策的积极作用,今天让步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前进。当说到党委各委员之间互不通情报,没有共同语言时,他又借用老子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形象逼真,令人难忘。又如他引用司马迁的名言赞颂张思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在毛泽东的讲话中,像这类善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例子不胜枚举,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代伟人那深厚的文化底蕴。5 t1 o$ T& q4 |* ?
T" N% ?2 U9 K* h" h& N! r 四、言之有情,真诚相见
9 h/ S! l6 U0 L) f0 @+ o4 ]* X4 G: X! A; {5 e* _6 l& M$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