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o7 S# K& ?+ b* K 领导决定召开一个会议,为什么要召开这个会议,他想通过这个会议解决什么问题?如果不能准确把握领导的想法,撰写讲话稿就是无的放矢,甚至会离题万里。撰写其它文稿也同样如此。有一次,领导布置进行一次教师工资发放情况检查,我们组成一个调查组,下去跑了好几天,回来还熬夜撰写了一个调查报告。但领导看了以后,只说了一句话:“这样的报告让我怎么办呢?”我们调查组的同志都百思不得其解,我们工作很辛苦,报告写得也很全面,基本情况、各地所做的工作、存在的问题都有,领导怎么还不满意?后来我们才知道,我们理解错了领导的意图,他是要抓典型,着重是要了解哪些地方有能力不发教师工资的,哪些地方违反规定挪用教育附加的。而我们的报告重点写了各地在发放教师工资中的做法和努力,虽然也说了很多问题,但事例不多,也不具体,这怎么能让领导满意呢?所以,无论是撰写领导讲话稿,还是其它文稿,首要的一条是要把握领导意图。# t+ O' Q3 y. o; x
$ L4 D* r" }, T4 g C9 g T 第二,要体现领导观点。 4 _$ n' j! J0 z- {7 U4 n( S* u 0 G2 ]7 g1 R' l' u2 j7 J/ k 领导对什么工作什么看法,是我们撰写文稿时组成各层次观点的主要来源。当然,其中也可以把自己深思熟虑的观点加进去,但必须有助于支撑领导的主要观点,符合领导的整体思路。在领导的思路之外另搞一套框架是行不通的。那怎么了解领导的观点呢?我的体会有这么几个可行的渠道:一是整理领导的即席讲话,包括会议上的、考察工作中的、检查工作时的。有的观点当时看似无用,但在今后撰写这方面的文稿时就可以用上。二是研究领导的批示。每个秘书都不可能一直在领导身边,但领导批示我们都可以看到。我们一处对张市长的批示实行传阅制度,每个人都看,然后分门别类收存。在写作某一方面文稿时,就把这方面的领导批示拿出来分析研究,从中提炼观点。三是留心领导看过的资料。领导阅读各种材料,对他感兴趣的、认为是重要的内容,可能会划线、圈圈,对有疑问的会打问号。这也是了解领导观点的一个办法。四是直接向领导请教。有些文稿在写作前,可能根本不了解领导的想法和观点,这时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去猜测,最好主动与领导沟通,这样可以少走弯路。3 a* A. {: N4 }6 `: 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