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一些同志和我探讨如何写好总结问题。这里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试着从方法的角度谈谈怎样写总
) h* F! ~8 X5 s4 N8 Z
3 L7 A* z" n6 R2 R+ ^: o2 d结,一孔之见,不揣冒昧,抛砖引玉,只为促进交流,促进工作。善于总结会受益终生。概括来说,要明) X$ P! i3 T" ]' x& h
' C& ^! Q5 L4 ~5 ~; x+ R% X& ^+ @6 A; S
白意义、懂得方法。要弄清范围,把握主题,合理结构,注意全面,突出重点,反映工作,精选材料,精
, M( B8 f$ {, u7 i( O0 j
- A6 Q* h$ Q$ m) ]炼语言。' a1 ~8 {& g' V; M9 v, `- J
: X, k `1 Z, O2 r9 H0 M
(一)明白搞好总结的意义,端正认识
' _8 V+ K+ p/ ~5 }$ j$ y8 A& Q$ `1 |1 e* {/ _7 \+ E' s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的全面回顾、检查、分析、评判,从理论的认识的高度,概括经验教训,以明确努力方7 R; a/ d- K& J. d) x2 W3 G
$ G. y5 q/ ^- s" y j" B. T) S( i' t向,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常用文体。通过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认识上升为系统的、深刻的理/ W# e. y7 N6 `* }9 u
. l8 q0 u* a8 S K5 _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
7 l9 G) o' O$ ~2 G* B3 O3 M5 [* u
- Q1 v. U' z# }毛泽东说过:人类总得不断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可见总结是社会进步、
. b! O+ E; l8 d: B
8 a4 M# K9 X$ u9 J2 T/ }1 G$ }人类发展的重要一环,是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的一个步骤。总结的作用---推动工作前进的重要环节;寻找; X$ Z! z. {" [3 [ m; X
1 _9 [* U6 g0 W0 g8 \, l3 K. N
工作规律的重要手段;培养、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团结群众、争取领导的重要渠道。总结的特点---; n" \+ P6 S0 A" ]* t
! s& p0 u! s( l6 ^3 S! g/ o$ ~客观性(对过去工作的回顾和评价,尊重客观事实,以事实为依据,内容实事求是,事例、数据可靠);$ E8 y/ Y: B$ ^/ k! ]
& b# R5 L& I8 U% b2 c V1 a0 u
典型性(要对成绩高度概括、归纳外,还必须从理论的高度总结概括经验教训,得出一些规律性“基本、
6 }3 S4 h0 r+ l9 P. d* _
% C4 P& I. }% B4 I& e* ]9 [+ |突出、本质”的认识和启示);指导性(总结过去工作的成绩与失误及其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指导今后
, i& y6 C1 l; c+ Z5 }' P6 S [ _) H
( k2 q7 r" a7 j5 N# A: }工作);证明性(总结表达手段是被动的,用自身实践活动中真实的、典型的材料来证明各个判断的正确
1 X+ `8 x, m) W/ Z6 ]% h
; i5 ]1 H7 s5 ?; }' V4 D4 d性)。基本目的---为今后的工作理清思路,指明方向,找出对策,鼓舞斗志,调动士气,少走弯路,提高- @7 ]( f9 U$ Y+ w. f
9 ?5 ?; ~$ e1 s# V+ h8 U5 _6 _9 I
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光为自己,也要为他人。可以说,总结是人类不断前进的法宝。# d- X n! _4 c' v
/ W- j9 m4 M* q* R5 i- A. U(二)弄清需要总结的范围,准确命题
( ~& V- V. E, p! L o6 R
0 {% V) b* [6 p8 A总结范围,是指总结的具体指向。就是说一份总结材料,它所反映的只能是一定时间、一定空间、一定范
7 `2 k" ~7 I: d1 b* V# e5 |4 N4 Q4 {6 J& V7 m
< DIV align=left>围内的人和事。从性质角度划分---全面(综合)、专题;从主体角度划分---单位、部门、个人;从时间
# {* {1 Z: J2 w9 H# Z/ F5 a) b2 R* r# V3 F: n, _8 f
角度划分---月、季、半年、年度;从形式角度划分---报告、汇报、小结、检查;从内容角度划分---经营4 o2 U; ~2 m9 m0 c- l, p0 O" r
4 |# ?) w" e" o+ ` N+ F
管理、党建工作、综治、双拥等。要根据“命题”要求,不能乱套。一般来说,单位总结、全面总结、年" T( s4 g/ e7 \% K5 s$ ?
0 k+ O4 f7 W- u- i; C9 h, ^% c
度(甚至几年)总结、大型总结,无论从篇幅的长度、情况的复杂、材料的丰富、观点的提炼、经验教训
1 L8 M8 m5 d1 e7 N0 X6 Y, `0 \) j9 h9 `' [
的分析,还是今后工作的安排部署,其要求都要高于与之对应的个人、小结、专项、短期之类的总结。因
4 ]% x5 ^" J- J) k5 R
0 [6 x+ J% K, D$ F& G n此,有必要受到更多的关注,下更大的功夫。常见的问题,有的对主体把握不住,时而单位,时而个人,* w( `' N2 t# Z
. Y( K7 C, `' u1 G5 |. p: C时而他人,来回串岗;有的对总结的内容把握不住,全面总结不全面,或者面面俱到,一盘散沙,抓不住# @# s' C9 q2 h/ y# w
, o" {5 }" q |0 n. K/ y' P% {* m3 b
重点,抓不住要领。单项总结太淡薄,几句话不痛不痒,雨过地皮湿,不解决问题。或者东扯西拉,张冠0 J% |8 M0 g: K; o! ^
( U+ |9 Y7 m/ X3 Z李戴,没有围绕工作的主题来写,事倍功半。有的对小型总结掉以轻心,简短而言之无物。大型总结最缺6 M; C0 Y. \3 b7 ~, k* |
$ ~: X* w2 N4 L" I' T乏的是宏观把握能力,把握不住主题,回答不了事关全局的问题。包括观点的提炼,材料的取舍,经验体
* m) \/ M0 v: k- \0 F- |6 K: H9 g7 f. J. G. W: S9 v
会,问题原因,今后工作部署的重点把握。对于时间跨度较长的总结材料,容易出现忽视往年工作和过多" ?# @5 Y/ T" Q+ @' M% \
; b! |9 G: ~; p) n8 b7 J
述及往年情况的问题,应当是篇幅上相对侧重于现在,兼顾过去。近期总结,有的觉得无话可说,惰于思4 v1 c7 X/ X5 z4 @1 B/ |# Y2 q! x. Z
4 K& `% Z/ z' H6 v- f; s
考,常常轻车熟路,把过去的、人家的某些例子某些话照抄过来,流于俗套,失去自我。
% H) O5 D) [+ G! g
# X& U' m: ?7 P+ f6 A4 M(三)确定总结的基本思路,明确框架
" u6 v9 ^% L& q! k3 y2 _/ {+ ~- y
3 k1 N- P( S( B) @, O总结的文字格式,总结由以下五部份组成:1、标题;2、引子(前言);3、主要工作情况;4、收获体会;: \0 _$ S% u) o" m [3 w
7 K9 s8 O5 \0 A& g. V+ w( ~5、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打算。其中,主要工作情况、收获体会、存在问题等应作为整个总结材料的主要内' z4 Z% F( g. I) K
( W1 l1 E/ |6 Q/ @# k( b
容来思考。在具体行文中,因事因人而异,结构样式、语言特色会有所不同。总结的文字要求,要客观、) g; I% b# A- D
7 j3 Q I! U# O5 m x% `准确、简炼、规范、生动、信息量大,根据要求,控制字数篇幅。' {; Q% ^- T% C9 c$ f$ }) [- j2 r$ H8 A
2 x) x2 g$ z5 F, ^# z' w* |首先要构思一个好的基本框架。如何结构,写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写几点什么内容,
" c6 u. ~3 G+ ]2 m' H D: k2 u) y- R/ K! T# N/ }
主要用什么材料,解决什么问题,各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要安排设计好。常用的总结归纳式(综合式),- N( t h: G& P8 M4 f6 ~' C
E! n1 a# ~0 v u1 c. \就是把材料概括为要点,按一定的次序分为一、二、三等条,一项一项地写下去。这容易条理清楚。分项
1 w! m; z& R& ~7 _" ~( A6 O
2 v! \9 B' r+ G) {式(直叙式),就是把做的事情分几个项目,一项一项地写下去,再归纳出经验、问题三个顺序写下来。
1 \* J4 x O% d' l1 O
' L4 e/ W6 p" l+ P$ Y4 c8 V+ @# w/ W0 ?9 j这种结构单纯、易学。漫谈式(经验式),即按照实践经验,把自己的做法、认识、体会慢慢叙述出来。
f3 l) ^9 t6 b+ P1 h) ~, W2 v8 G4 C
这种方式多用于经验总结或报告。2 m' |$ n- y8 ^# B4 ^, t
/ k' M' N: j+ c! V ?5 Z
其次要制作一个好的标题。主标题的基本要求是:全面概括,突出主题,准确定位,催人奋进。各部分次
) Z9 Q+ q5 n8 F- c
$ f' n- o& }: ?$ j* ^# V2 S$ D9 q4 b标题也不可忽视,次标题是对每一部分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它们共同作用,用来揭示整个总结的主题。
) }4 U* D9 I2 R2 d( f
- o7 |# n6 Y# |" G, G& m: o4 k& {因此要精炼、深刻,准确概括所属部分内容的本质,使人一看标题就能大体明白这一部分的基本内容,而( W, a. ~/ s, Q. b2 `$ y# X
- B" }7 U: c: ^) N8 z* P/ r/ z' S且标题之间要相互呼应,构成内在的逻辑联系。7 {3 Y2 E6 y6 N S1 [, b
- p# W! _5 [" T$ ?' ]其三是要占有丰富的材料,亦称素材。好比高楼大厦,要靠一砖一瓦。缺少砖瓦,建不成高楼大厦。这些
X4 k, \5 c# X: I: v0 G, A4 e
2 }5 R4 L8 G4 A素材,应该是工作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能够得到的,不是道听途说、胡编乱造的。对材 f# m( ^# ~* y" T
/ R0 `9 ]( l+ N1 K, c8 ~7 L
料的要求,除了真实,就是丰富,韩信点兵,多 多益善。实际上就要求作者深入工作生活实际,深入工作1 I# E X9 x2 z
3 {1 q& t1 Y$ @7 O" B, |5 [
一线采访调查,大量占有材料。调查研究做好了,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你的总结也就“手中% D7 H3 O9 f9 A$ U1 a2 n
H( O+ F; P$ Y2 }7 G
有粮心中不慌”了。 y( F4 \) k$ z
+ A# i3 H+ C8 q7 I# h; ^其四是要使用简明生动的语言。用通俗的语言,简明的语言,把事情说清楚,把道理讲明白,这是一种反
2 F; D) Z- P s* t# F8 A
! p7 V0 t4 g) j: I映表达(写作)能力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辅之与来自民间和基层群众的生动语言,进行加工创造,使* e# q: ] }/ {7 p! f$ p, X/ ]$ g) b
$ T9 ^! x/ p4 d3 F, A语言文字更加生动传神,更好的表现总结的主题,那就会为总结材料增色不少。我们看到,好文章总是十
% M& R* j7 F9 h4 @, x) k% Q0 R3 ?9 ^% v7 g
分生动,十分感人的。当然,生动语言要靠平时注意积累,临时抱佛脚是勉为其难的。
. e( u Q6 |3 `# G! V! v" o) K* s! k! B& w
其五是要排兵布阵,完成写作,形成作品。把结构设计合理,把主题把握准确,把材料丰富在手,把标题
/ X1 Q: a7 n ]/ d! Z+ g& ~, Y
: J# Z1 l, [" g4 K0 Z安排恰当,把语言凝练到位,这还只是做好了总结的准备工作或前期工作,好比大厦有了图纸,准备好了: r1 U( D7 M4 l3 a" p
/ z; g# q# m9 a; ?4 ~原材料,但这并不是大厦本身。要让原材料变大厦,还要充分发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依照一定9 m+ i: P7 K, @" z# \# V3 }
0 h9 z0 d# F9 @" i" z# h9 q之规(总结的内在要求),进行生产,完成建造,这才能够形成产品(作品)。生产--建造--写作,这是0 z4 V ^- K) i5 F8 ?# t5 |
; g4 Z7 v# z5 _* B* Z# O9 U
一个工作量很大,很费神的劳动过程,也是一篇大文章,难文章,不易做好,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
5 y9 k1 J4 }3 M3 m, G: B0 G* F
7 J: H8 G, ~2 o- F2 K8 S# b- R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对于怎样搞好总结说得头头是道,轮到自己来写,就会遭遇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
/ o q& f/ a& n) A! R) \5 x( U& A1 n! R# g
尬,总觉得才思枯竭、难以为继的原因。因此我们要有艰苦磨练自己的思想准备,不要指望今天似乎明白8 h$ S: z9 p! z8 r! u
$ l! G- Q+ Y7 q5 J+ x* \
了总结的要领,明天马上就会写出很好的总结材料。但是有一句话是真理,那就是:勤能补拙,功到自然
6 w# o0 j. D; n3 g2 q. |, n
5 j% s! u: y I0 \成。惟有多读多思多写,才能拿出好的作品。
* [& N- i, B6 R* ]: @: _% X+ z1 `! ^% y' q6 P
(四)努力掌握第一手资料,全面客观# I" V6 u6 l ^3 B" u6 J2 d# W; A
( t& a$ N R% h! ?! W) y5 s
总结既然是为了找出成绩和问题,吸取经验和教训,以利再战,就有必要对过去工作进行全面回顾,不能, n: w# }0 |# v) {
5 a1 Y3 z! l$ B9 E! Z' A顾此失彼。所谓全面,一是指基本情况、成绩问题和经验体会、今后打算,这几个重要的方面,都要进行# G3 E0 N, c/ K7 L
, ?) [) b) @- ?$ a/ y5 r1 e9 s' `4 T概述,一个方面都不能少。少了就不能算是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总结,就会失去指导工作的意义。二是指上
& f4 @+ p: ^+ N; c1 m( ~. u; c$ U% e: Z$ {( |; H! _; f) J9 D
述各个方面,每一方面自身的内容,也要全面反映。要对基本情况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反映,就要回顾当- W7 S. i1 F. q% g8 u& B7 W ~
9 c8 g& V2 e9 R8 ]# h \
初的打算、决心,碰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取得的成果--业务效果和社会效果,
" `- j8 B8 B& h4 ]+ D7 K/ Q
; C0 Q5 m" i3 s% n" S4 \* G9 b' W$ |各界的反映,对发展进步的意义作用等。分析问题,既要找出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又要分析产生这些问9 k4 t6 E( t; e0 ~- _
; n1 R5 K7 l; s5 u; X& `1 N( p/ n. T题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全面总结,并不意味着事无巨细,面面俱到,都用同样的篇幅、同样的笔墨去
- o) h: o5 N. r) }5 d5 _8 |) K. B# N; Q
反映。相反,必须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就是说宏观上是全面的,微观上是有分寸的。
( V. [/ s; z- S; Y4 ^* K
1 O+ K5 w4 q' N' f$ ~(五)必须抓住工作的重点,详略适宜
0 z3 }2 i1 f2 e3 ^
' ]5 x. ^1 G. G& E/ s2 x3 c平铺直叙,面面俱到,没有重点或重点不突击,如“大而全”。就是文章的柜架大,所做的事情说得全;1 s3 s' m) d0 V( |
1 \4 n( H. t! W4 B
“主次不分”。就是平均着墨,该详不详,该略不略。“流水账”,全过程,只写“干了什么”,不写“干
: }$ R) L$ q/ o+ ~
/ a4 A U9 R n得怎么样”不作分析,平平淡淡。
' _: c% w5 l4 X5 A3 ]4 D3 |/ J" \* F h# [ k6 J
事无巨细的总结一遍,是毫无意义的。常见有的把总结写成了流水账,有的写成了万年历,有的写成了杂
7 f( ` C" P: ^6 o* @3 ^
1 H4 v6 ^6 @9 E9 F货铺,人们听了读了以后,感觉乱七八糟,不得要领,这是总结之大忌。人们的时间精力有限,必须抓住+ m2 N! Q; p$ a% U7 j' A& y
# |1 m& `6 y2 N1 F7 l0 ~" q: C最重要的工作情况加以总结。所谓重点,应是这些方面:单位的基本职责任务,上级部署的重要工作,有0 Q2 y5 @. w7 E
' h5 I) @7 w3 i( f) \
关生产经营和职工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的解决,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的处理,付出精力最多、倾注, u0 y) A/ r+ r' a5 ~/ y* D% P
( |) e# n" a- o+ z5 z q心血最多的工作,你的得意之作,你的最大忧患,你的最深刻的经验体会,你的决心和希望,你的具体计; l P. k1 m( h) } Q
' e1 x( ~$ Z' I0 B4 }( t
划等等。可以先把它们罗列出来,然后你就紧紧围绕这些你最爱最恨最牵挂的东西,去展开叙述---重点总; x6 y" O+ C# d; ~& z; q
3 ^* p: D7 M) ~% {& W结。就企业来说,经营管理、企业文化、业务拓展、产业结构调整、安全生产、职工素质等是综合性总结
! g. A4 g) s/ i7 d! c; R. _
/ w B8 r8 f9 P. _, R# H9 r重点。综合总结中,有些事情,虽然不是经常性的职责,但在某一阶段,却成为了中心工作,使用了大量7 R4 B# L4 T1 i- A6 e
! h2 x3 F2 h6 F的人力物力,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有必要进行总结,就要花费一定笔墨,认真进行总结。有一些事情,做
6 Z5 i/ l! {* f, g0 m6 e1 F4 A$ @& C. A, B7 F" s8 y* Z
的也不错,但与工作主题相去甚远,或鸡毛蒜皮,意义不大,说了会冲淡主题,则不必多说。总之,重点
+ k2 D" g$ ?9 k. w0 R6 \. L* j+ z/ m8 w. Q1 N
--应该做的,受关注的,费力大的,倾注多的,有影响的,特想说的那些事情。同时,一定要注意,这些
9 L9 E2 _8 k& O8 m4 ^% @2 W7 ~8 @1 k( `' q" F
重点,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时俱进。如何突出重点,要掌握详略适宜的原则。一是实则详,! [) h! H' o8 T& C- X8 H7 ?8 ^$ M
7 `! g5 e. `# K虚则略。二是新则详,旧则略。三是特点详,一般略。4 g# o, J: `# W# A2 g0 r
! r5 f: Y( F. B* s(六)围绕中心选生动事例,紧扣主题( x+ Y, P& I6 H$ f9 O
' h1 b, W4 [, @, x% I7 t
材料积累是写作的第一步,但并非所有的材料都能进入作文,这就涉及到了材料的选择,简单地说,“选
# @& Q" s) Q. L4 \2 m3 e
3 Z( g% q8 ?" h( I; h择材料就是从积累的素材中提取文章所需的部分”。即要选择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 J, K9 c4 P- `& x
# c" i7 ^) Z! N2 G* ^1 r) [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也会使主题更加鲜明。那么选材时都应注意哪些要求呢?% J" z% J9 c- |8 T* h. t
7 E. N! p$ U* S4 b" }" \
就是要围绕中心选材,做到选材准确,抓住中心,围绕主题,选择素材中最有代表性的材料。
9 q! u, m; H9 Q1 Z) \/ ~$ D1 K5 @8 @3 c3 F: I! ^1 H
例文:《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东方新港——记张家港港》& G& Y! d$ x7 g4 P
3 P5 @$ B! ?7 N$ F7 o张家港港——近年来崛起的长江三角洲的新兴港口,现在已经为世人瞩目了。它从1970 年投产以来,已2 V& H. Z( W4 N+ G8 H
+ N( f z9 K+ t y& O) y* J" S- {
经同世界上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四十五个港口有货运往来,1985年货物吞吐量为三百四十多万吨,集装箱吞
/ K+ h, I8 o8 a5 q. }9 W* ?; x/ ~% c" ?, l' A* }
吐量跃居全国第五位。一个六十年代的渔村、渡口能在短时间内建成一座东方大港,并作出如此成绩,与
9 k6 N5 Z9 _! b! `- L- V/ {$ [" B
港口兴业中的开拓、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我们在张家港港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都无不透出港* i9 ~3 ]0 U1 z
, @5 H" |' g2 R6 n$ H( c; a
口的创新精神。
2 t) q0 [7 {$ N, | ?/ J9 M
: d. t$ j& R1 z0 p; W- w五个“第一”就是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
! ` o K9 u1 \' j m" e+ z; i* s d# ?
' z! L+ N% ]1 z首先,张家港港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外轮进入内河港的港口。' L' I1 f( v7 ]
) h& e9 U/ {2 p( L
第二,第一艘外国滚装船——日本的巴拿马籍轮船于1983年5月7日在张家港港靠岸。这在国内是前所未
4 B8 ^, }- ?3 l5 ~
* U0 x% Y# |! _: c% t$ p有的。张家港港在领会对外开放政策的基础上,勇敢地作出这样的抉择,坚定地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使
; q! v: q+ E# U% I1 t* |. ^5 {0 l. _8 c( u
港口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港口对外开放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起到了为上海等大港分流的作用。这4 W2 ]. U) X% {9 z! z( A
l: y1 m1 K+ U样,既搞好了与国内港口的联系合作,又加深了与国外的交流。
, K" X+ j6 ]4 j. ]: o/ c2 O" I5 c1 K2 z0 R( O& ^3 a R
第三,张家港港是第一个浮码头运输集装箱的港口。我们参观了港口的集装箱公司,那里堆放着花花绿绿3 H/ ]3 L( B* U {
1 q% }8 W* i% b+ x3 {的集装箱,有20吨级的,有40吨级的。集装箱运输能提高运输效率。原来那种散装的运输,轮船要在码/ X* I5 W9 h R9 ~% ]: k
$ ^' Z, D0 J- Y. s头停留八九天;现在集装箱装卸只需一天。另外,集装箱还能节省劳动力,减少货物损坏,减少污染。浮) l: z' t6 {6 y! B0 [6 z5 `/ e
' P4 E( X, A/ {& v$ P( f
码头运输集装箱难度很大,因为码头是移动的,张家港港知难而上,在这个项目上夺魁,这是他们创新精2 }! t- C0 _5 J* m
- |: j$ l/ |. c3 ?神的又一点表现。
3 }! x% V( @" b4 b1 h0 [8 Y3 x7 H: h" {2 `8 }% f9 \
* u+ }' P( ?7 r$ d# E0 q% ?
4 I+ B4 f0 D" c+ g9 ^" v4 E$ B( }第四,张家港港口是第一个浮码头停靠35000吨级外轮的港口。
' N: {3 t4 _7 B1 F! c1 ?* ?6 I% v; e0 S
第五,张家港港的水上木材运输速度居全国第一。. D# k# p: Q5 d2 @- V
# |3 x8 f7 @9 O$ C3 P; u五个“第一”的桂冠就这样被张家港港摘走了。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国家的关怀分不开的。张家港
3 P' ]/ s- ~. G8 F/ N: y- x. E" q8 H* M. S* \9 l
港地理环境优越,但更重要的是张家港港全体职工上下团结,同心协力地结果。他们的共同目标是为了把2 z3 t' ~) A8 f+ @# @6 i$ T
- h' e5 s' K# e2 B+ L4 |张家港港建设成港口群体城市,因此,他们不甘心停留在现有的基础上,他们要不断地创新、开拓。张家4 y* ]" A/ G: ?$ |
0 [! ]4 C3 m& p. F港港五个“第一”是近年来张家港发展成果的结晶,张家港港从一个荒滩发展成现在这个新兴港口,离不
1 S$ z# S6 I6 M, q. p Q& o7 z/ M S9 @/ v
开它本身的努力,更离不开改革开放精神的指导。港口好比一个窗口,一面镜子,它照出了改革开放是国
) \* o% N2 F6 G! f% {3 w& l5 v- w+ P+ H3 b2 G
家必然采取的基本战略。愿张家港港——这颗黄金水道上的明珠,放出更耀眼夺目的光彩。(1988年江苏0 ~6 h- s6 e W
0 P+ w5 Z r% I: ?# j ]# R省优秀作文)9 ]/ c: v# z# @3 W
7 v$ w9 ?( ] J- X/ \- K作者从张家港港获得的感性材料是丰富的。“创新”则是作者最初的、也是最深切的感受。文章选择五个
/ Q) H+ w$ Z' D1 ?8 `; f$ R2 m, g& F1 L: j9 y8 I
“第一”,作为记写张家港港创新精神的基本材料,让人信服,令人振奋。较好地做到了选材围绕中心,
" u/ V2 i+ L. q: b9 r
y' E, p% }0 J为主题服务。7 u+ G* X$ f7 h# O
+ E$ V+ M9 J/ }( K* w: G/ @9 \
我们都有这种体会,有时人家讲了半天道理,我们不知所云,而只要举一个例子,就会豁然明白。搞总结) {5 E/ b: C6 L1 N# r
{& u% b5 F8 t8 O5 P
也是一样。总结材料多使用抽象概括语言,看起来和听起来不如看小说听故事那样引人入胜,不容易给人
0 q6 T- G& U( ?7 u1 D' Z+ c U) k2 [! E" q
留下深刻印象。又因为总结材料一般比较全面,故篇幅也比较长,看和听的人常常感到很累,这会削弱总! ]( j- q1 \& F
4 [7 t5 t5 y, X# d ?2 C结的作用。如果在材料中适当加入生动事例,情况就会大大改观。事例说明观点,观点联想事例,二者互
) o1 |/ c, M5 q+ s, N+ V) r( Z+ l% p3 X3 w3 D6 I: `
补,相得益彰。生动的例子才能加深读者的印象,为总结中的观点增强说服力,也会加深自己对某些问题
! b! {6 i; d4 N1 H6 I6 B5 E* k+ T, x- G$ v2 Q d* a4 N+ s
和观点的理解和记忆,为今后的工作留下一把思考和联想的钥匙。生动不是猎奇,不是编造,不是拔高,
7 J- S$ A* D# b' d& [3 x
3 x2 s7 P2 Q# } @. x而是来自于事例本身的鲜活。加入生动事例,实际还是用事实说话。当然事例也不一定是绝对的个案,可$ h% L" w7 l0 Y p3 ^
4 J: H, F/ ^; p; F& I' R7 X以概括叙述,把几件同类的事情集中起来说,或使用一组数据,或借用外界的有关评价,来反映一种现象,
S1 }& O( e$ D, t, n8 A) P/ ~# Z; G( N# r5 I( ~# v* l# W; S9 W9 Z
进而证明一种思想,一种观点。这是总结材料中的亮点,不可忽视。但是一定要注意,事例要精选,语言
7 L& a, ?/ o* }. e1 |" _' _2 U' [. ~
* u0 q4 L& r% I( a# q( s' p要精练,勿过多过长!
; A8 z7 R! r7 D7 d" `/ S3 R) R( F @6 `7 d* q% ^* J" H
(七)文章要有自己的特点,彰显个性
/ s) s- L4 Q' C7 \1 I, m- P/ ~! H: r; S" T
这里所说的特点,有三个意思:* E1 g) L# y) W/ E! V
- J# {" B7 @- w) m9 u5 P,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