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常见名句名篇
' r8 ?+ z# S$ n〔初中课本名句〕
2 @1 I' y3 w. ?. L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 u8 x. w$ ~3 t) _& K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j% k# \6 W1 _5 x2 y! s( t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 Y* z! k* b0 B f4 o0 S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5 b. p# p# C. C0 S" R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 z/ e- }$ H! a$ l4 k6 N& u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8 R7 M+ ]# Q# v7 a1 M% i( V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蒲松龄《狼》
& I/ W4 z( A% I' ]# H6 b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范晔《乐羊子妻》, d# X" S! I7 ^, V/ `# R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4 c) ?% G/ U0 ~2 F8 M' l" w0 s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x V3 {' K! u( p+ ^+ 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5 ]% @1 r: {- l$ i @4 W8 v+ F% l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彭端淑《为学》! E0 K4 O4 A% ^0 T# H) P#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辞》
/ E& v4 o( K1 E2 A6 B3 [7 S' t4 f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辞》( k, ~8 E" r0 e+ H$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 `3 G l( F* [/ L7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 B; ^% Z0 V" d3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i* [$ g% \' y: v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c+ m' `$ U4 _' r/ M+ d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0 M+ A0 `5 C% v1 y8 A
于我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 `2 K5 |. W, m. X" d3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T1 v# U, |$ K3 G0 [; U6 z5 n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V. t6 w$ E3 G8 c7 U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 Z3 I' C, I5 H @' U0 _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 C% X0 g2 o5 g s( ~2 S. l* z1 n; 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 U8 ?& ?. ?, U9 G. e2 M1 ^, X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6 Q, x" S; X1 s: @3 y, j7 w&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v5 {% z T, n; e1 O4 l- u; ^& |! x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f1 }& N1 G, t3 b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8 n& j( E: A: ]* J6 f
( s! C. t! u: t# y9 W
8 m3 i/ v, f; d: \5 a9 F" v. k" R. n5 p
作者:不知. h9 E; l7 ?% E. c* \7 D. P
[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6845 更新时间:2005-8-21 文章录入:supercai ]
* n7 Z1 {1 D6 H U
8 k' Z" {( L, b) y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 B, K: w i% j" C0 {2 B7 k* a S! M- I4 }- T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 w% T: s) x0 t0 N8 z% E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4 G. k" M* e, }; T) d
驿路梨花处处开。——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G8 ]: p; x) \# |2 h% F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惠州一绝》
3 t4 t1 D9 C/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 S/ { g/ w3 C9 u0 D; h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S& }+ r+ G& k! B5 i% M;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 L! x, `2 {+ H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j# o. V% G% g6 j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比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杜甫《戏为六绝句》2 _- T4 O8 Y8 K+ u7 n. R" W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x8 H; @& K3 j7 Q3 K, T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Q) i% q1 k0 T, m5 M- i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杨万里《浙江观潮》7 B, y' q" [2 t( B2 G) b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S V9 N2 s# d% [5 N) _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 o* N9 e" X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3 I; B X' b Z& ]! ~, y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7 p6 ?( I+ d! ]5 s. F* n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 q/ s7 E6 B Z-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J* ? C: j+ e* _* M% V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e/ O* X0 I2 z& r- q6 T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h- }9 B" B; L" w5 ]( L1 s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J9 v, V/ Q" o0 _* a" s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 k) B' V; s$ `' S" k& D8 S5 ?8 C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5 w! h) S% q1 D' d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陈涉世家》5 S8 c! _3 y) G0 J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3 S- z( ^( q: m1 ]2 @5 X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 S% T3 v6 e8 [5 V. _; T# T: I"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m1 e3 v6 d! s. ^# W; E! i1 W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9 z) \7 e' u) y% k' V$ m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t+ s9 f! s& E, G6 S; Y, V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 U4 ^4 Y# _8 K! }* R( j4 h. A
4 ~4 d* x" M$ I.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X! T5 J0 \) T. ?+ ~- G/ e2 j0 h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 Q! T6 t5 r A! G, q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T7 l1 A8 j) j2 o+ F; p$ j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 Z# p% J+ v; V2 U! P/ b* j! H* v1 P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3 A6 k, g$ W* I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c( T# [- F1 N8 n'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 k( b% Z+ c' C! N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Q/ ^( U. W" R* i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 h7 R% e4 l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M( z* b" g0 |/ }8 J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p0 q, [: r% L0 m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 h- K0 D% `8 t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K! J9 e U' j5 g! V& x4 b3 \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常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2 P' x( l' z* \ u& Y& L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
7 z/ k& [1 K4 Y Q8 u" o〔高中课本名句〕- O" I9 E: Z: c! e+ Q3 N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 T# d( v! x' A7 {# Q" [) k) p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4 G3 d9 u; h9 B-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 y }$ K# b! ^6 l7 v3 e# U j" h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 }# |# F `7 ^0 ^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F7 }, M5 K$ A+ _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G- k- m) S' |: V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
3 r5 J) ?1 g9 R( j% p4 ?7 G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范仲淹
/ r! D. I- V& R2 G. U2 Y! m) q; I! k9 h6 c" U/ Z) A7 L
作者:不知+ q T0 G1 O; l8 W9 I6 O
[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6847 更新时间:2005-8-21 文章录入:supercai ]
" X: w; ~+ }4 I: c) H7 {
& j+ [, T- g) v- Q1 U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8 p N% C4 A' t2 b
- e; \! B8 U6 R8 d) @7 b' g |( r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刘勰《文心雕龙》
# K' y" A5 c* _' R i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e3 C$ D. m6 v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少耻也。——《国语·勾践灭吴》
. i8 h. |" w2 q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国语·勾践灭吴》
& h+ s8 i4 G7 o: W7 d8 o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国语·勾践灭吴》
3 b( v# }' M# c7 e# \7 S9 X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触龙说赵太后》: ]% h" C# Z$ R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C/ f) U- Y* ?/ b3 E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 j7 Y+ O* B+ E8 Y3 n#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
7 K- U, M7 g6 m5 b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j2 k3 X/ L- g h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 r S7 w3 d+ ^# _: R) b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H" U0 b* M4 Z" T( V1 T& o: Z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
3 v, ^4 q/ R c9 @# g& I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
" j4 _5 f7 o# d. Y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况《劝学》
. m6 m9 x* v# \! r1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劝学》7 _4 I. J/ r) W4 i; w- G' ?8 A8 C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劝学》
- E' x5 k0 t4 O f: f# a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 D L& w7 P$ M( a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司马迁《鸿门宴》
! F) m% C3 m+ ~$ b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4 N) v# I% X/ y i+ l" D;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绝句》9 b) K$ p! \- A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k) N* q3 J6 o5 l$ N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 v: z- [* Y0 w# Q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
4 M) \' _, W) R# z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潜《归去来兮辞》
$ x) |6 x2 z9 x: w/ w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潜《归去来兮辞》: u# [0 f2 k6 v8 p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潜《归去来兮辞》
, ^2 a( V9 Q3 ^/ L8 k) Q- ]0 x: Y) C
" {2 t% I' ]/ d5 |1 i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解缙
; i# Q# v0 o4 Y$ d( o6 y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自由与爱情》" i2 n8 e& s* n I& _% ~9 ^: R' }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 a* |! q. ~2 M1 M& o0 ?; Y7 W
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 r- `* B) K1 t. \& {+ J% C! O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5 t W2 R9 n: J$ F [7 R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陆象山
4 W2 ]9 a' e9 {. c, @% _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 f' P" ~, ^! ?( w B: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苏轼《惠山烹小龙团》
" I* @$ S' ~/ `2 C; a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7 K+ k2 p0 D9 O& K M% Z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7 Q3 }0 i1 {+ F1 u& {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魏征《谏太宗十思疏》5 Z0 W5 i% t+ P$ | _) R' z" D; K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4 x2 J. Y3 X N*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9 c+ d8 S4 s8 [5 Z5 ~* K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j- J- _- h' Y" d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 [ ]# o( D* ]) U: l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 b/ W" R: t- m" M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9 a" J2 C& |8 ]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韩愈《师说》. r) j" d2 S* ^4 n+ x# k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 s, k8 }) I! Y, C X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n5 c0 P/ \" v% W8 @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 F: T6 o( B/ n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六国论》
- h: m/ ]2 L) s9 `5 b- o5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苏洵《六国论》
. R* z0 h) E3 u9 Q8 N8 U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8 n' E. O% e2 T.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x4 ?2 W" t, W6 G) j
盛衰之事,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欧阳修《伶官传序》7 R& E4 O8 B1 U4 W$ i8 g+ @
3 x2 s; M G4 U* D
4 Y. H* t% j2 I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 i8 t% j; G% W# m8 @% \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 v: x8 J2 h2 v% r8 q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0 ^, B: H+ I3 ` U( u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张溥《五人墓碑记》5 p8 N& D) a' o( E2 X5 O+ w' O3 t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
4 h" z C7 J" T0 h0 I& M) H4 y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n, D2 e; W; y0 C1 g. ?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 f/ g+ F/ x: k7 I# [$ n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3 f9 g: {$ S8 ]$ u5 N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1 t+ C( E8 m# O, ]4 I: A3 @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U; { i! n% Y+ h, G+ L0 S8 Q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秦观《踏莎行》
& H8 e& v3 c4 x' R+ K3 e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5 o9 L; I& T+ ?; p) f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4 A& C/ }9 C. Y% f4 T' B+ T9 x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P/ A5 v+ a9 C! t; p0 V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 I8 g* k& n, _* @9 F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 m$ t+ X# O5 s* t4 F7 U0 u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S9 I6 d0 c, K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c% B( ~+ z$ p, F+ l&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 e% L2 T) y- K8 O& O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5 ]+ {. ^. m- ~4 d' q4 b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 K/ v7 O7 q5 j! g, f8 q& d) l3 C同是天涯冷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B6 a% T. w6 d# n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r# i T) g. `5 w7 O6 q5 r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f% o; x8 m$ J }3 _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 l; H2 }) z/ J- ^3 ]4 Y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7 `; @ ^& ^1 j2 o# ^! W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y) l7 {+ a. {) t" E0 C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 z5 H3 k) k. k o* J, S" j& E5 n2 Z( _, s2 {0 S' x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 F2 Z3 |- b. ?) B* ~4 J! s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 F% i* z+ L) S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7 T" \. I1 z5 L2 N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u/ h! e( ]8 ?9 f: Q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
) n1 h4 |0 m, i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 O) ?5 l; \$ L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 u% l& Q6 Q4 i6 E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 ` r2 z/ q1 J! q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Y: N8 n8 F! H' d* v' ?# U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 M, R( X W3 a# I; L% p, Q) w' a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0 F( ^1 B6 e' z! h% Z) o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柳宗元《渔翁》: ^3 ~: i4 ~- {8 A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 D+ p1 F+ z% J' B" r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B$ S8 ?$ T; T$ X* B' ^( |. B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L) H) B5 L9 I2 t# R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温庭筠《菩萨蛮》
" q# h" ?% |5 ^+ J4 N8 z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 h7 m; j1 | T5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7 r% K2 r1 M# a8 @$ b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3 Y+ @/ q4 F7 r* J: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 s2 _* ?" [$ _ a0 F+ C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孟子·滕文公》
: w' h/ ~, u' Z# m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3 D9 e5 y% F2 `$ d7 G/ r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曹雪芹《红楼梦》
" D. \3 B& E9 F* g! V0 o3 o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曹雪芹《红楼梦》0 {9 V5 ]+ H+ g N7 W" A' C
9 v! P2 a8 }3 S1 A* N5 `5 |
! M% ~1 U5 J* G( u8 H% X- I! `6 B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含笑,即瞋视而有情。——曹雪芹《红楼梦》
1 x+ K, \0 o8 S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曹雪芹《红楼梦》) Q1 H T. M9 i5 S [
两弯似蹙非蹙涓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曹雪芹《红楼梦》+ M. O4 M+ B% ]; A) b E+ m$ C. U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施耐庵《水浒传》6 J% H& U6 U3 W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窦娥冤》0 N: w3 L, p8 B' l6 u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 r3 s8 S8 ]. P( W) Z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 f( z. J W# H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7 X- J$ |; f' n; x5 n) X3 s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孔尚任《桃花扇·哀江南》
0 t: q! D2 A: z. _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9 _: [; u, ]* v# n& F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庄子《逍遥游》
3 V/ y) Q M2 K- l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 j0 r$ G: X; Y1 x& @) t \8 G; U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袁宏道《虎丘记》
+ \, `& ]' ` D5 @6 ~4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蒲松龄《促织》
! t' d! T' {( m9 i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蒲松龄《促织》- ?9 `+ x9 C7 V8 l2 S# Z R7 E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 l' D3 U3 z/ g9 _!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7 ^ b, U7 Z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7 p& P- ^; q+ q" G# }. W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 m$ z4 D# k% ?& ]' I9 `0 [4 \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4 R& [1 F, H+ e0 t8 y! j0 ]8 [6 k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
$ `( e. F& g0 p6 u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 x% I9 j! J7 w/ `; R5 \& a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0 C# u' Z4 a+ J6 f) e
& J, S2 `" H& i! h* r4 n( [3 W+ ] n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子,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Q; o1 ~3 A/ C7 @. }4 Q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齐桓晋文之事》$ @( I5 o* O5 [' I9 l' \& n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也。—《庄暴见孟子》
6 K) c) Y9 a' W" u: l$ ^+ t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 N2 y3 p5 C# X8 }% D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7 B" B- |0 ^0 \0 a) r: {# G6 b$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杰,其行廉。—司马迁《屈原列传》7 x9 t- ~( ^5 U2 v/ }* E/ @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屈原列传》* _/ D6 d8 d( D: a
〔高中读本名句〕+ [ z% n7 _ E( L( Z- E0 f6 _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 h2 k5 i: h& g# V( ~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N; ~. C2 `3 R2 q/ f/ n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
. E) T* |. `, I; x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4 [% _, O8 N8 l& Z( C6 g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Y; k' Q+ O' }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
" L% o5 D6 Y3 l" R: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五蠹》, w+ F$ }. j$ Z7 ~" k l) |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
4 q" {$ \/ | [8 P( Z$ Z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
) Y! y" C+ \4 x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4 Q e) Q7 o2 [: z(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乃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Z7 u6 _: g& j" p5 _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 O3 r7 { i) h4 B2 p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3 L3 c0 l! n1 N' I;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论语》
5 R k" K3 Q4 k2 m9 P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
3 t: |+ o: j0 r" e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 m# U& `) E0 W0 V) C. q6 g垂死病中惊起坐,暗风吹雨入寒窗。—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 K" Z( L9 A/ n' _; }- n英雄无用武之地;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司马光《赤壁之战》8 _8 ^% ~9 {$ Q5 ~
所以昭炯戒,激众愤,图报复也。——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3 l& T3 x% L i8 [! m1 u6 `" s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孙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3 u; e& Z. s) }% D: t% k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林觉民《与妻书》' Z9 S1 ]7 y2 V% ^4 G
文似看山不喜平——袁枚《随园诗话》
- [. n7 n: l" P) }7 p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 n( h* O- u/ W4 A/ Z i! L4 ?6 a) W! J' }$ e( b8 k: J
L; s- V8 D k3 h D1 I7 l, N1 e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 W9 e; I% _+ r" ](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4 m9 y" m& f* B2 N* G/ `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3 @1 x, f% e6 [9 |, g' z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O, q$ B; c4 F5 b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9 b. u# b9 f! W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 k% `! [8 g4 `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马嵬》2 Z7 R) A4 `5 ?7 x2 e( G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s9 [& t7 y% `3 k
今宵剩把银钅工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晏几道《鹧鸪天》
# ?" ?% P. A/ V* {+ v; G& R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S# W! _* P& o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记梦》
z9 j( W$ E* ?$ O5 s1 Q# J: l8 N5 V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M! ~7 H6 ^+ a#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
N4 @: `3 g- w9 u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 ~; C& Z- J" ~# M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文天祥《指南录后序》7 x0 _: b' y& \7 `+ ^- a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千行。——马致远《汉宫秋·灞桥饯别》8 q/ B% [; b k' F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牡丹亭·游园》) A& h" d8 @( H3 s9 n4 p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 T/ y+ O& X4 R, K* y- A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梦李白二首》( A7 Z! @8 m+ L- R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孟子·民为贵》* ]- Z! `8 S3 k* H( e: U/ f) v
7 _+ a f p) F- Z3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