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非正式的女主人----布什总统的社交秘书( `$ Z$ J$ h9 N# h2 \2 w
+ ~6 s& \+ T6 }9 _0 B% l9 S - h. g! @- `, v( {% w5 }% k' {
9 P' o: B2 N4 g) l9 Q 上周日,白宫为各州州长举办了一场大型的宴会。虽然这样的宴会在白宫已经司空见惯,但对莉-伯曼来说,这次宴会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这是在她全权负责之下举办的第一场大型宴会。宴会开始前几个小时,莉-伯曼对130位来宾的座位安排、场内的花卉布置和厨房的菜单都进行了反复的检查。直到最后一分钟,她都还在想着各种可能发生的变故。 * l9 `; n3 z; e8 H" L2 b
+ R% K. A% ]% V那天晚上,莉-伯曼一直担心的暴风雪最终没有降临。整个晚上,没有盘子打翻在地上的尴尬场面,也没有政治上的任何差错。晚上10时58分,完成了自己第一次白宫大型宴会的莉-伯曼就回到了家中。
. T" Z" U' d& k
* T) r0 o( Z0 s0 t今年48岁的莉-伯曼,无论从个性还是经历来说,都是白宫社交秘书的最佳人选。只要和她见上一面,你就会发现,她是一个虽然低调,但却非常机智的人,在她的脑子里可以同时考虑好几件事情。她可爱的金发被修饰得恰到好处,丝毫没有夸张的感觉;她的羊驮毛上衣虽然名贵,却丝毫不让人觉得浮华。每次经过花房、点心房和厨房时,她都会停下来,向这里的每个工作人员打招呼。她的问候自然而不做作,让人觉得很舒服。她记得每位花匠和厨师的名字,她也可以分辨每种花卉,熟悉菜单上的每个细节。她甚至能够巧妙地将话题从自己转移到其他人身上。可以说,她对白宫的一切都应付得相当自如。
q5 ]! d5 L9 g6 C# S9 A; Z1 q" q' N! F$ B' P1 G+ w
白宫社交秘书莉·伯曼拥有一份最具声誉和影响力的工作——每天陪伴在美国第一夫人身旁,负责安排白宫里每个招待会的细节。她是一个能在其他人都没有察觉前,就发现并解决最糟糕问题的人;她是那种可以记住每个人的名字甚至生日的人;她总是热情地问候白宫里的每位厨师和花匠,并且不忘给他们递上表示感谢的字条。她负责白宫所有交际礼仪活动,被戏称为“白宫非正式的女主人”。 Z2 r9 A6 \+ g: j
8 x/ |6 W3 p+ _7 W1 l& P5 h& j对伯曼来说,她知道第一夫人喜欢最好的食物,最好的美酒,最好的装饰。而劳拉也需要一位在社交方面既自信又可靠的帮手。伯曼要帮劳拉挑选一位美国厨师,因为她知道劳拉不喜欢那位老厨师。白宫新聘用的点心厨师在说到伯曼时就表示:“她知道第一夫人喜欢什么”。7 Q6 e: [0 i, x
% K2 P- W) V0 v7 @' Y4 [事实上,伯曼的使命很简单:那就是尽量优雅、高效、谨慎地完成劳拉希望达到的目的。伯曼表示:“当第一夫人告诉我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我一定会确保她得到自己希望的结果。”
4 L3 O) U" a6 L1 C" g D; o+ n& S& \$ L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社交秘书就是白宫非正式的女主人,她要对白宫的每件事情负责:无论是早餐还是晚宴,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她要向每位客人发出邀请,并对他们的到访进行热情的欢迎;不仅如此,她还必须确保每个人都在白宫度过愉快的时光,当然,尤其是总统和第一夫人。她每天琐事成堆,必须有有超强记忆力,这项工作要求社交秘书不仅聪慧,而且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甚至要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当然还有各种娱乐和管理方面的技巧。与此同时,社交秘书还必须有旺盛的精力,能够保证每天工作18小时。
{2 @, L I( s+ z- O$ x1 n M( x0 F
伯曼的优点也就是对大多数社交或生活秘书的要求:细心谨慎、工作高效、礼仪周全、服务周到、穿着得体、做人低调、精力充沛、超强记忆力。
% r" _ z% L% Z" q ]6 d ]1 H) O9 d. i- w
% s3 Z4 @; s4 F$ ^2 T6 E7 P8 J7 Z4 B; B$ o* a$ i) H: R |1 p8 k& r
毛泽东的生活秘书----张玉凤
) C' ~) P0 C: h7 o: e+ ^0 \* f
/ k& Y3 _! f& Y" T* u1 ` # r/ }2 I$ l$ e) f
# k5 h. J+ B7 [7 C$ l 在毛泽东生命最后的几年时光中,年纪轻轻的张玉凤一直伴其左右。她曾是毛泽东专列的列车服务员,后调进中南海。这个时候的毛泽东,已经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红光满面”的形象。他实际上头发已花,面容也苍白憔悴。每到入冬或开春,总免不了生病,而且得的都是老年人容易染上的严重疾病。1971年初,毛泽东因感冒引起支气管发炎,昼夜咳嗽。他固执己见,不相信吃药,不遵医嘱,照样吸烟,生活作息全无规律,结果转成大叶性肺炎。由于不停地咳以至无法卧床,只能日夜坐在沙发上打盹。而这时在他身旁伺候的人就是张玉凤。她没学过医,也没受过正规的护理训练,只好一边干一边学,直到毛泽东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在这样的朝夕相处中,毛泽东慢慢感觉到了只有亲人才能带来的温暖和安心。! p7 g$ I9 a2 R
$ `" j. n# l B6 v2 M7 z: d( D 张玉凤做起事来特别细心认真,这也是毛泽东后来放心地把很多机要事务交给她打理的主要原因。有一件小事便可以说明。据毛泽东身边的护士孟锦云回忆,1975年夏天,在自己来到毛泽东身边四个月后,一直对她很热情的毛泽东突然变得冷漠起来。小孟几次想同他说话,毛泽东都不愿理睬,显得心烦意乱。经细心的张玉凤问询后才知道,原来是毛泽东被小孟吓到了。毛泽东房间里特别静,而小孟进房间时却总是一点儿声音也没有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常常把这个80多岁的体弱老人吓一大跳。张玉凤告诉小孟,以后进房间时先给他点声音,比如咳嗽一声,或出点儿粗气。这样老人好有个思想准备,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7 O0 r4 W% A) W: I
6 {8 b5 P W3 v4 a1 h b但张玉凤在年轻的时候因为脾气耿直倔强,曾被毛泽东称为“张飞的后代”,她甚至还曾当面顶撞过毛泽东。* @; D( I( L8 E+ B* z% A H
; L8 \8 Z9 O- q4 C5 o
有一次毛泽东有客人来,而那一天张玉凤正好不大高兴,对客人有些轻慢。事后,毛泽东批评张玉凤态度不好。张玉凤却二话没说就收拾包裹就回了家。最终还是毛泽东妥协了。张玉凤又回到了中南海。事后毛泽东给了这位不肯认错的工作人员一句评语:“办事认真,工作尽职,张飞的后代,一触即跳。”: H9 i' E' `: \3 J; M; t! k
: v. R' C2 t" d% L- V
这样一个“张飞的后代”,敢说敢为,连毛泽东也要让她三分。据孟锦云回忆,一天她来接张玉凤的班,刚走到主席卧室门口,就听见里面大声吵嚷的声音:“你给我滚!”小孟听出主席的声音显得又高又细,是竭尽全力发出来的。而张玉凤竟也激动地回应主席说:“滚就滚,谁不让我走谁是狗!”最终张玉凤并没有走,而毛主席后来也说:“我的脾气不好,张玉凤的脾气更不好,她还骂我。”小孟听说,毛主席还把张玉凤骂他是狗的话写在一张纸上记了下来。一个高高在上的老人,一辈子没低过头,却对这样一个普通的生活秘书无可奈何,可以想见,这时的毛泽东对张玉凤已经有了一种深厚的依赖和感情。
/ j. T! S. s8 B" x# s6 E, ~
9 W" v5 o0 N& r: J9 Y# Y$ f4 g毛泽东对张玉凤的评价是好坏参半,我们应该从她身上学到的应该有三点9 t' [7 Y' o5 `. x3 e
) V: P/ p7 }" ]9 o$ i# [+ r
一、“办事认真,工作尽职”的精神,这表现在她对毛泽东的细心照料上。虽然没受过正规的护理训练,但她虚心学习,并且成功的担负起了毛泽东的护理任务。
3 L9 ^/ K5 e8 @0 f; y I" p+ d! {
二、善于从工作中总结经验,及时询问并纠正领导不满意的地方。张玉凤这一点的确值得学习,首先在于她知道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后敢于问,不像有的秘书小胆儿,只会战战兢兢,却不敢问,这样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其次是她询问后及时纠正做错的地方。
8 d" ~4 k3 V0 X) S% N( `$ o6 U6 h
三、尽量不要和领导冲突,冲突的条件是秘书和领导的关系特别好。张玉凤由于照顾毛泽东时间久了,毛泽东对她产生了感情,所以冲突没有影响他们两人的关系。所以作为生活秘书应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对领导照顾的及其细心周到,多和领导沟通相处,只有这样才能更大程度上和领导增进私人感情,这样对秘书的发展有利,即使和领导有一些小冲突也没事。8 a5 z& p$ l0 J
4 g% v7 m" T- m6 a# G4 r9 G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做好一个生活秘书很难,它不仅需要秘书的一般素质,而且还需要一些其特有的素质,尤其是更具生活味儿的人文关怀。
" j) u2 ]0 U+ Y2 f% s6 x,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