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3 x4 f- x( [7 T. _$ A+ N) Z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6 @3 n4 U# M* d" S+ S% z7 A(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1.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2.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 3 d+ [& A! Z& v2 x& H, o8 @% f
(三)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
: t% W. s9 v% Y' u) A+ \. Q1.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主要是两极分化;2.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3.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4.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 5.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能力不强。 + l: O" A0 Y. p) v5 [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处理好“七个关系”:1.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要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3.要处理好不同利益整体的关系;4.要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5.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6.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7.要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 g+ F- l/ b. N+ H
(五)要落实科学发展观面临的障碍和应对策略 3 t' I5 {1 M9 i7 [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涉及多方面的工作,关键的一点是要完善制度,体制和机制,这就要求我们:1.坚持改革,进一步推进制度,体制和机制创新。2.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一五”规划的部署,着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深化价格体制和财税金融投资体制等改革。3.摸索建立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全面宏观的衡量经济社会所得的成果和付出的代价。4.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群众生活的改善程度等内容,纳入考核评价标准之中。5.完善监督体系,特别是建立健全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6.满腔热情的关注基层和群众的创造性实践。 |